2013年温州直属高中招生新政刚刚出台,紧接着一年一度的中考志愿填报即将拉开序幕。新政的背景下,如何为这些刚走出初中校园的莘莘学子,选择一所适合他们个性发展的高中?
家长不能越位,
不要为孩子定位将来的发展
黄威的儿子从小喜欢画画,当很多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选作文班、奥数班等课外文化补习班时,黄威却尊重儿子的意见,给他报了美术班和书法班。平时,他从来不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反而一有空就拉着儿子去运动。黄威说:“对孩子的教育,我认为健康第一,其次是良好的习惯和兴趣的培养,至于将来的学校和从事的职业,我会尊重他的选择。我们从来没为孩子定位将来的发展方向。将来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学校,做喜欢的事,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老师要鼓励学生发展特长,
做自己爱做的事
黄威曾在初中当过十多年的班主任。20多年前,他班里一位学生成绩平平,家境贫困,家长几度打算让孩子辍学赚钱养家。黄威多次跑到学生家里,动员其继续求学,并自掏腰包资助其缴了学费。学生返校后,黄威发掘他美术方面的特长,安排他课余时间跟美术老师学画画。N年之后,这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刘翔和孙杨都是体育天才,但如果刘翔的父母和教练没有发现他的特长,让他去学游泳,或者让孙杨去学跨栏,或许我们就看不到现在的奥运冠军。”在黄威眼里,每一个学生都与众不同,都有着不同的天赋和特长,教育没有“点石成金”之术,适合他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校长要给学生搭舞台,展现个性
说起温职专的学生,黄威常常会提及黄如盛。2012年,从温职专毕业的黄如盛通过温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的自主招生考试,在高考前提前被录取。他和学弟学妹们合作拍摄的青春励志微电影《毕业季》,在网络广受好评。
黄如盛当年中考失利,参加温职专招生面试时,因分数未达要求,差点被拒之门外。那天,黄如盛由父母带着走进了黄威的办公室,向校长展示了他的书法特长,黄威感觉他挺有才气,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入学后,黄如盛在宽松民主的校园氛围中找到了支点,成绩提升迅速,各方面能力也开始显现。那时他想转到普高就读,家长为他找好了“门路”。为尊重学生的选择,黄威同意并退了学费。没想到一周后,家长领着如盛再次走进了黄威的办公室,恳求说孩子无法适应普高,坚决要求回到职专。考虑再三,黄威给了黄如盛第二次机会——试读。如果试读期内发现他有违纪行为,不予恢复学籍。此后,黄如盛用自己的表现,给了黄威一个惊喜。高中三年,他多次在学校、市级文艺活动中担任主持,在各类市级摄影比赛中屡获佳绩,由于表现优异,还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一职,同时当选为温州市教育局首届学生联合会委员。
黄威认为,黄如盛的转变,很大程度在于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个性的教育和平台,让孩子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暗示,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适合学生的教育,才能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近年来,在温职专类似黄如盛的例子很多,该校很多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甚至远远胜过大学毕业生的事例不胜枚举。下学年,黄威还将推出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学生入学时的职业生涯指导,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适合自己的职业等。“我们的理念是合适教育、差异发展、人人成功。让孩子们就读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才是幸福的教育。”黄威如是说。夏子
点击查看温州都市报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