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温州商学院招生网!
Call us now:0577-86698888
新生导向节
数学家的摇篮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7-13 浏览:

 

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大半个世纪中,在中国浙南水乡的温州,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温籍数学家群体在现代中国的数学研究,数学教育,以及数学活动的组织和传播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以至作为孕育这些数学家的家乡温州被称为“数学家的摇篮”。据不完全统计,在温州土生土长或者祖籍属温州的在数学方面颇有成就的教授就有200多人, 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有中国现代数学祖师姜立夫和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苏步青(此外,还有谷超豪、姜伯驹、徐贤修、杨忠道、陆善镇、李邦河、项辅辰、李锐夫、李秉彝、白正国、方德植、王兴华、项武忠、项武义等人),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实属罕见。这是温州人的骄傲,也是温州教育的一个奇迹。不仅如此这之中曾担任过著名大学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的达40余人,这支队伍是中国现代教学领域中的一支十分重要的中坚力量。

名人、名师一脉相承

清末,温州出现了一批名人,影响所及,时间长达数十年,辐射温处(今丽水)两地。如浙江瑞安孙锵鸣、孙衣言、孙诒让,一门两进士一举人。特别是孙锵鸣,有“天下翰林皆后辈,朝中宰相两门生”之誉。 像李叔同、李鸿章等人都是他祖父孙锵鸣的门生。他的叔父孙诒让曾任学部咨议官和浙江省教育总会副会长、温处学务处总理等职。

一八八六年,孙诒让在瑞安募捐创办学计馆,传授数学、物理、化学,一九0一年把瑞安学计馆、方言馆改为瑞安普及学堂。他认为:“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强弱盛衰。初等小学本应随地广设,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童”。因此推动浙南兴办起三百余所学校,对南方教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影响下,一九0二年永嘉有蒙正学堂,乐清有爱国学堂、同善学堂,平阳有平阳中学堂、白沙学堂,温州中学等先后开办。

一九0五年-一九一0年,刘绍宽当温州府中学堂学监(校长),破格提拔应届毕业生陈叔平任教员。据温州中学查核,当代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李锐夫、方德植、徐桂芳、白正国、杨忠道、谷超豪等,都是陈叔平的“及门弟子”。

苏步青在温州中学八十年校庆时写诗道:“岷老怜余如幼子,叔师训我作畴人。”叔师,即陈叔平。

 

父子数学家:姜立夫

           姜伯驹

温州众多数学家中,有不少人家学渊源,如姜立夫,其祖父是清代贡生,父是国学生,哥蒋佐亦是举人,可谓家学醇厚。他姨父黄庆澄,是中国早期有影响的数学普及工作者,曾于温州创办中国第一张《算学报》十二期,影响深远。

姜立夫,出生于浙江平阳(现属浙江苍南),几何学权威,数学名词整理编译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祖师;开创南开大学数学系,誉为“一人系”。学生有现代微分几何巨匠陈省身及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吴大任、刘晋年等。

苏步青称他“对中国现代数学事业,功劳重大,影响至深。没有他,中国数学面貌将会是另一个样子。”

姜立夫的儿子姜伯驹,深受父亲影响,一九五三年十六岁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后跟从其父学生江泽涵研究不动点问题,从事拓朴学研究,曾任北京大学数学学院院长,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人评价他:“在不动点类这一拓朴学的分支中,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执牛耳的人物。”


 


 

夫妻数学家:谷超豪

           胡和生

生于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的谷超豪,排行第二。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他一直住在温州市区高盈里。谷超豪对数学的痴迷,始于小学三年级。当时数学课时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章节——循环小数,让谷超豪一发不可收拾地钻进神秘的数学世界。

谷超豪曾自言道:“人谓数无味,我道味无穷。”

数学成就了谷超豪一生的事业,也为他牵起了一世的姻缘。一九五0年,在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谷超豪正在苏步青教授指导下做助教。此时,苏教授收下一名成绩优异的女研究生胡和生,由于接触频繁,谷超豪与这位小师妹熟悉并相恋,一九五七年他们喜结连理,成为数苑比翼鸟。

一九八0年谷超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九九一年,胡和生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教六十多年来,这对伉俪院士门生遍天下。在谷超豪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涌现了李大潜、洪家兴、穆穆等九位院士。

近百年来,温州先后涌现了众多卓有建树的数学家,他们创办专业学校和数学刊物。受此影响,出现一大批在温州土生土长或祖籍温州的数学家,如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邦河;在台湾的徐贤修、项辅辰、杨忠道;曾任东南亚数学会理事长的李秉彝;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伯克莱加州大学任数学教授的项武忠、项武义兄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陆善镇、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锐夫等人。

温州也因此被人们美誉为“数学家之乡”。



 

点击返回:   第三届新生导向节

您可能还会感兴趣:   地域选择

国家森林城市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五水共治

永嘉学派

瓯越文化

人民生活

风味小吃

城市区划

自然环境

名胜风景

市树市花